手机版

跨越天山来看“你”|新疆小伙玉努斯的跨界逆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1:03:00    

库车市乌恰镇吐孜鲁克墩村,瓜香满溢。

“销量不是一般好,通过电商直播,我们的‘甬甜5号’瓜每天发货量2.5吨到3吨,比往年都要多……”下午5点多,“种瓜大户”玉努斯如约而至——

30多亩瓜地上,一个个白绿色、圆滚滚的“甬甜5号”瓜,定睛望去,像藏在藤蔓间的孩童,玩着躲猫猫。

“今年实在太忙了……每天一睁眼就是‘卖瓜’……”眼前这位“00后”新疆小伙儿,瘦高个儿,皮肤黝黑,眼睛明亮有神。他的开场白,几乎成了聊天的“口头禅”。

甬库振兴瓜。

吐孜鲁克墩村,是南疆远近闻名的“甜瓜村”。十多年前,这个南疆小村经济还比较落后,村民主要种植棉花,偶尔套种些哈密瓜,全村337户村民,户均年收入5000元。

引进高效作物,经济才能发展,村民才能致富。当时的库车县政府和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商定,在吐孜鲁克墩村搞试点,免费提供种子,开展种植技术培训,负责市场销售,每亩甜瓜还兜底补贴1500元。

玉努斯还记得,那年春天,他的哥哥试种了2亩新品种甜瓜,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同一年,村里试种的200亩甜瓜,为村民们带来3万多元收入,吐孜鲁克墩村“不怕沙尘的小甜瓜”,一下子出名了。

丁伟红(左)正在玉努斯(右)的瓜地里查看甜瓜生长情况。

带来这个“小甜瓜”的是丁伟红——宁波农科院的高级农艺师,2023年被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聘为浙阿农业科技创新东部(库车)中心专家团团长。十多年间,丁伟红不仅让这个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维吾尔族小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甜瓜村”,更成了玉努斯的“甜瓜导师”。

从20多亩到今年的80多亩,玉努斯俨然成了全村的甜瓜第一大户。

“就在上个月,丁老师还来过我的瓜地,察看我的新品种‘甬甜9号’的种植情况。”玉努斯拿出手机展示与丁伟红的“聊天记录”。

从“甬甜5号”到“甬甜7号”,再到“甬甜9号”,从“团结瓜”到“振兴瓜”再到“共富瓜”,这只“小甜瓜”早已从吐孜鲁克墩村蔓延至乌恰镇全镇,甚至更多库车的乡村。仅乌恰镇这两年,种植面积就增加了2倍,达到1280亩。

“我们通过科技援疆提产量,借力产业援疆扩销量,让更多当地农民富了起来。”宁波市援疆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18日,指挥部与库车市商务部门联合推出“数字桥梁连甬库,电商助农‘瓜’分幸福”活动。

玉努斯(中)通过电商直播卖瓜。

“这个瓜又甜又脆,口感亚克西”“现摘现发”……

一个月来,村党支部书记艾利和玉努斯,站在瓜地变身“卖瓜主播”;果农们无缝衔接,将直播间下单的新鲜甜瓜进行分拣、称重、包装,通过顺丰航空运往全国各地,单日发货量较传统销售翻了三倍。

“今年我们村的甜瓜迎来了‘最大丰收’……”即便是周末休息日,艾利书记也忙着在镇政府参加有关甜瓜销售会议。

不亚于艾利书记的忙碌,玉努斯早已从昔日的卖电脑小哥、种瓜大户,跨界成为“甜瓜买买提”。

走进玉努斯的家里,装修焕新、家具更新。更抢眼的,是一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培训结业证书。

“甜瓜卖得好,今年争取能找到漂亮的古丽(姑娘),娶进新家……”夕阳的余晖,照在玉努斯的脸庞上。腼腆一笑之余,他低头看着手机微信,“是丁老师”——

“‘甬甜9号’瓜成熟在即,要及时除草,当心病虫,有问题随时联系……”

更大的丰收和甜蜜,在这张俊朗的脸庞上盛开、绽放。

甬派客户端记者 冯瑄 沈莉 陈驰 王嘉彬 廖业强

编辑 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