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果蔬大棚采收忙“蔬”写增收好“钱”景

七月,骄阳似火。走进中台镇设施蔬菜基地,一排排日光温室与钢架大棚鳞次栉比,在阳光下泛着银白的光泽,勾勒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独特风景线。棚内,翠绿的陇椒挂满枝头,红彤彤的西红柿缀满藤蔓,顶花带刺的黄瓜鲜嫩欲滴,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希望。
在水泉村陇椒种植大棚内,村党支部书记薛小伟正带领村民们熟练地采摘、分拣。“今年村集体承包了13座大棚,统一种植陇椒和甘蓝。我们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精准做好田间管理,现在终于迎来了收获期。”薛小伟擦着额头的汗水,难掩喜悦,“预计这一季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以上。”一筐筐新鲜采摘的陇椒被迅速分装、打包,即将运往本地商超和餐饮企业,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在杨村村和红崖沟村的甜瓜种植基地,阵阵甜香扑鼻而来。绿叶藤蔓间,圆润饱满的甜瓜若隐若现,令人垂涎。“今年我们不仅种了甜瓜,还尝试引进玫瑰、月季等花卉品种,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杨村村党支部书记马若兰介绍说,这种创新尝试为村集体经济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近年来,中台镇坚持党建引领,将设施蔬菜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推动蔬菜大棚与村集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土地流转盘活闲置资源,实现土地增值;通过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钱袋子鼓起来”的双重目标。
为推动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台镇积极对接市场需求,科学规划种植结构,不断丰富经营品种。同时,与周边多家商超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着力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如今,“中台蔬菜”品牌正逐步打响,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
从昔日的零散种植到如今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中台镇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一个个蔬菜大棚,不仅撑起了村集体经济的“一片天”,更架起了群众通向幸福生活的“致富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一幅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中台镇徐徐展开。
通讯员 贾芳 孙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