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村支书当“红娘” 务工用工牵线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3:14:00    

约好的采访,她却把记者晾在了一边。

在这个过程中,电话不间断地打进来。

25分钟过去了。

她坐下,笑着致歉:“实在不好意思,每天找我的电话太多了。”

她叫苏志洁,53岁。2021年,苏志洁当选为新疆博乐市小营盘镇塔翁哈木尔阿得尔格村的党支部书记。此前,她曾担任该村妇联主席、团支部书记。

村里223户村民800多人,人均4亩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

“我们村最大的优势是离镇中心近,交通便利。”7月10日,苏志洁滔滔不绝地给记者介绍。

那是2004年,苏志洁与村民一同前往山东参加培训时,发现从事劳务经纪人工作可以获得不少收入。她心里暗自盘算:村里的乡亲们祖祖辈辈以农为生,奈何土地贫瘠,尽管尝试种植过多种农作物,收成却始终不理想。而做劳务经纪人几乎无需投入成本,或许能让大家稳定增收,不妨试着走这条路?

说干就干。

回到村里后,凭借曾担任村妇联主席积累的工作经验,她着手对全村村民的“特点”进行细致梳理。即便是行动不便的残疾老人,她也一一纳入统计范围。村民们各自有什么特长、具备何种文化程度,她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苏志洁先从亲戚着手,给冬闲在家的亲戚介绍活干,对方却把她顶了回去。

她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先是召集村里的种植大户和党员代表,鼓励大家带头尝试,再通过他们的实践成效逐步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

渐渐地,找苏志洁介绍活的求职者多了起来。

2008年,她决定把这件事当事业来干。

她建立了QQ群,咨询、招聘、寻人,村民谁有需求,都能在群里发布信息。

平台搭建起来以后,苏志洁更忙了。无论是招聘方还是求职者,她都要兼顾。

人多了,村民获取求职信息渠道更广了,“苏红娘”的称呼在村里传开。一些邻村的人也纷纷加入。

对接用工方、联系求职者、化解两者间的矛盾纠纷……找苏志洁的人越来越多,她也越来越忙。

家人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劝她别再多管闲事。

朋友也劝她,劳心劳力帮人,还落不上啥好处,别干了。

“我也曾动摇过,但转念一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村里的残疾人和老人都能找到合适的活计,每次他们笑着喊我的名字,一声声‘谢谢’传来,心里就格外温暖。这样的真心相待,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苏志洁说。为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她还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线上课程、行业交流等多种渠道坚持充电学习。

2019年,随着劳务供需双方的人数不断增多,苏志洁陆续建立了好几个微信群,一有空闲,就给那些想成为劳务经纪人的村民免费传授从业经验。

54岁的夏依木拉提·哈力是其中一员。以前,他在小营盘镇多尔巴尔托哈村种地,苏志洁介绍他冬闲时到工地开车,每月能赚3500元。

2020年,夏依木拉提也加入了劳务经纪人的行列。3年后,他将自家土地承包出去,购置了一辆微型客车。今年,他又新添了一辆轻型客车,专门用于接送务工人员和求职者往返。

“多亏了苏书记,帮我找到了赚钱的门路。做劳务经纪人得头脑灵活,现在不管是组织村民外出务工,还是协调工地上的矛盾纠纷,我都能应付。”夏依木拉提说,如今他建了2个各有300人的微信群,还收了两名徒弟跟着学习。

艾合买提江·艾买提江是博乐市青得里镇崩很特村村民。上周,他组织130名村民为一名土地承包商务工,“平时,我管理着4个微信群,每天都要对接用工方和求职者,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如今,我不仅开阔了思路,收入也增加了,妻子也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如今,苏志洁依旧忙碌。30多名村民在她的带领下,边种地边当劳务经纪人。

“你价格再给高点,我帮你找50名熟练工。”

“摘辣椒一天180元到200元,中午管不管饭?早晚是否有车辆接送……”

苏志洁忙着和企业、承包商对接。

“残疾人和老年求职者,要问清身体状况、技能特长及工作强度,给他们安排轻点的活。”苏志洁叮嘱刚取得劳务经纪人资格证书的“红娘”卢荟苹。

她给记者看了看手机:15个微信群,4000多名求职者,还有许多未读消息……

这份连轴转的忙碌,已化作沉甸甸的收获——这个村人均年收入3.2万元,其中务工收入达60%。(白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