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我苏漫评丨全网点赞、粉丝千万,李福贵何以值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9 09:16:00    

漫画《和你一起 去看山外的世界》

用视频记录乡村卖货生活的河南姑娘李福贵,最近又火了。这一次,她当起“导游”,带着村里46名老人走出大山,去郑州旅游。截至目前,李福贵的这条视频点赞量超904万,她的自媒体单平台粉丝量已达1068万。

“人美心善”“这是很多子女做不到的事”……李福贵的善举赢得全网点赞,并将她推向“三农”领域现象级网红的位置。许多关注她已久的粉丝留言表示:“如今的流量,她值得”。在自媒体盛行、短视频层出不穷的时代,李福贵何以收获上千万关注?她的作品,有何触动人心的力量?若从她的第一个短视频作品回溯起来,会发现,不足四年的时间里,一个农村女孩完成了从迷茫到坚定的蜕变,她的走红,源于青春与乡土的温暖邂逅,是个体力量在网络时代的温柔绽放。

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人。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的李福贵,成长于这样的家庭:父母均有智力缺陷,母亲不能与人正常交流。读书时她饱受嘲笑和欺凌,早早就辍学打工。奶奶去世后,她不忍年迈多病的爷爷独自撑起家庭,2021年底回村,一边打工养家一边做起自媒体。给母亲剪头发、擦脸,开着三轮车帮助父亲收垃圾,跟着爷爷种地摘桃卖桃……一家人平凡琐碎的日常,被李福贵记录下来。不幸没有让这个家庭笼罩在压抑中,一家人相互扶持的温暖穿透屏幕。从小时候的自卑,到现在坦然说出“我们一家一点都不差”,这是属于李福贵的成长。这份对命运的接纳,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令人动容。

勤劳坚韧的品格,鼓舞人。一个20多岁的年轻姑娘,在农村有什么出路?从摆摊卖煎饼,到卖菜卖水果,再到游村卖货,李福贵的尝试始终离不开两个词:勤劳、坚韧。凌晨三点的奔波,沾满泥泞的裤脚,烈日下的汗水,诉说着劳动的艰辛,却也让李福贵渐渐褪去迷茫,积蓄起生活的底气和力量。每当挣了钱,她总是想着犒劳家人。“什么是幸福,也许就是妹妹的蛋糕,爸爸爱吃的豆沙馍。”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幸福的另一种模样——无关收入多寡,只求踏实心安。有网友说,对李福贵“起初是欣赏,后面是激励”,她的故事,鼓舞着更多人直面生活的不易和挑战。

人间的善意温情,触动人。李福贵的视频中,最吸引人的是人情味。卖煎饼时,她会免费送煎饼给拾荒老人,一句“有我在,怎么能饿着你呢”,让许多网友泪目。走村卖货的视频,让更多人看到了农村人的淳朴与善良。她穿梭在村头巷尾,为老人们带来平价的点心水果、日用品等,还常常帮留守老人干活。老人们也没把她当成商贩,“吃饭没有,我做饭给你吃”的邀请,传递的是农村老人最朴素的关心。“人与人之间心靠得很近”,这种亲近的人际关系,与独特的方言、广阔的麦田、静谧的日出、盛开的杏花等,融合成带着泥土气息的乡村画卷,勾起了许多人对童年、对故乡的回忆。

宁静寂然的乡村,牵系人。乡村不是精致出尘的田园,粗砺现实不容回避。许多时候,李福贵成了唯一“闯入”村子的年轻人。伴随着她的吆喝声,村庄短暂活络起来,又随着她的离开归于沉寂。在你来我往中,李福贵承担起了越来越多不属于她的责任。如果说修理电器、代买药品、陪伴聊天是顺手而为的善意,那么带留守老人旅游则是一种自担风险的大爱。许多农村老人为家庭操劳一生,一辈子囿于田野,却仍有远行的梦。李福贵用做自媒体赚的2万多元,帮助他们第一次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老人们“盛装”出游的郑重、孩子般的笑脸,告诉我们,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值得更多的尊重和呵护,广袤的乡村需要更多的年轻力量来激活。值得庆幸的是,李福贵的作品唤起很多人的自省和爱心。评论区里,有人呼吁多回家看看自己年迈的亲人,有人提醒她叫卖时多等等腿脚不便的老人,有人希望对留守老人和儿童进行捐赠,善意沿着网络持续蔓延。

在短视频风潮正盛、人人追求流量爆款的当下,李福贵的走红证明:真善美是最大的流量,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感谢她用微光点亮了沉默的乡村,也期待更多“李福贵”们为乡村带去希望。

来源|小苏“画”事工作室

统筹|周安琪

文稿|刘静

手绘|姜向慧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客户端原创,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