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抓手破局 济源玉泉街道推动园区发展与基层治理双向提质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冯玺羽
济源玉泉街道紧扣园区发展与基层治理两大主线,以创新机制为抓手、以精准服务为核心,通过构建专属网格、打造议事平台、践行服务理念,推动辖区治理效能提升与民生福祉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创新“134”专属网格工作法,激活园区发展动能
针对济源食品饮品产业园发展需求,街道划分专属网格并推出“134”工作法。一核引领筑根基:以园区党委为一核心,搭建 “党委——网格党组织——企业支部——车间党小组”四级体系,培育55名“党员工匠”,将党员示范力转化为发展生产力。三级联动提质效:专属网格以“一键上报”打通诉求快车道,实现企业需求“秒响应”;园区党委组建“网格指导团”,聚合专业力量精准服务,助力企业项目申报、产销对接,凝聚发展势能;街道党工委以“联席会+议事会”机制攻坚破难,逐项扫清发展障碍,让治理效能直抵企业发展关键处。四方协同聚合力:整合政法、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等多元资源,构建“政企社群”协同治理格局——代表委员下沉网格纾困解难,外卖骑手化身兼职网格员守护平安,警企联动筑牢安全屏障;联动周边5个居委会与企业支部联建,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发展合力如潮涌动。
打造“叙红亭”议事平台,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为畅通民生诉求渠道,街道依托刘庄闲置亭台打造“叙红亭”平台。构建“1+3+N”立体化组织网络,通过强化党组织书记这个1个核心,组建“党员先锋岗”“红色帮帮团”“专业智囊团”3支队伍,激活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居民代表等N方力量,让叙红亭真正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和“前哨阵地”。今年以来,通过“叙红亭”议事成功调解各类纠纷近30起,完成儿童乐园、篮球场打造,猪龙河生态修复等大事难事8件。同时,一批热心群众在参与中提升了能力,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乃至“组织者”,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践行主动服务理念,筑牢营商环境根基
街道始终秉持 “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的理念,创新服务模式,主动靠前服务企业。今年汛期,针对新东方厂区西侧涝河段漂浮物堵塞问题,迅速组织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与沁北电厂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蒸汽支管网扩容工程,8月份新开工建设支管道约500米,用于保障济世药业、新东方等企业生产用汽,以行动诠释“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同时,通过跟踪服务、定期问需,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保障,消除发展顾虑,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助力企业稳定发展。
截至7月份,济源食品饮品产业园总产值28亿元、税收1.55亿元,中沃实业、伊利乳业荣获示范区突出贡献企业,中原辊轴、济世药业、石油机械荣获示范区创新优秀企业,丰泽特钢、和瑞包装两个产线获评省级智能车间。为济源打造产业强市做强玉泉特色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