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新股王”诞生,AI产业链大爆发!9月将有更多重磅利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16:30:00    

今天A股,午后突然大调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1.76%,深证成指跌1.43%,创业板指跌0.69%,北证50跌2.6%。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31978亿元,较上日放量4880亿元。全市场超4700只个股下跌。

板块题材上,CPO、稀土永磁、半导体板块表现积极,服装家纺、房地产、白酒、创新药、教育板块跌幅居前。

在盘面上,从板块来看,CPO等算力硬件股集体大涨,新易盛等多股再创历史新高。芯片股再度爆发,长川科技等涨停。其中,寒武纪股价持续走强,拉升涨近10%,股价(1464元)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新“股王”。寒武纪本月涨幅超100%,2023年至今累计涨幅超2500%,总市值超6000亿。

在消息面上,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在8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下个月,商务部还将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同时,基本面也迎来重磅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型、小型企业利润分别由6月下降7.8%、9.7%转为增长1.8%、0.5%,效益状况改善较为明显。私营企业当月利润增长2.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01 利好消息密集来袭

最新数据显示,7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6月加快2.9个百分点,引领作用明显。

其中,在半导体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背景下,相关的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6.1%、104.5%、27.1%。

最近,各种利好消息频传。

8月27日,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消费形态已经逐步转向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下一步,商务部将加强政策促进,形成工作合力。

盛秋平指出,商务部通过“对内放开、对外开放”,着力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推动服务消费领域改革创新,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扩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多元服务共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

盛秋平表示,下个月,商务部还要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介绍,商务部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相关文件将于近期公开印发。

在财税政策方面,孔德军表示,将用好用足中央和地方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服务出口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领域;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提高出口退税申报效率。

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更是直指AI产业链:首次提出第一、二、三产业全要素智能化转型发展路径,首次布局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首次提出“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模式,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造性引入科学智能范畴。

具体来看,在消费方面,意见提出,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部人工智能处处长刘枝表示,相比其他有关文件,意见的突破性在于将AI产业从单点技术突破推向系统性产业生态能力建设,即以场景开放为引擎、以应用繁荣为抓手、以要素协同为根基、以安全治理为护航。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超过1400亿元。

今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显著提升。截至今年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

02 多只AI产业链大牛股报喜

8月27日,寒武纪持续走强,盘中拉升涨近10%,股价(1464元)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新“股王”。寒武纪本月涨幅超100%,2023年至今累计涨幅超2500%,总市值超6000亿元。

8月26日,寒武纪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2亿元,均实现了扭亏为盈。

其中,第二季度,寒武纪营收为17.7亿元,同比增长了44倍,环比第一季度增长了59.19%;第二季度净利润为6.83亿元,同比增长了3.24倍,环比增长了92%。

寒武纪表示,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适配能力和开放合作的务实态度,以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以应用落地拓展市场规模,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

此外,8月26日晚间,AI产业链大牛股胜宏科技、浪潮信息、中际旭创等也披露了中报业绩。

胜宏科技发布的公告称,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31亿元,同比增长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基本每股收益2.5元,同比增长371.70%。

中际旭创发布的公告称,上半年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

浪潮信息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1.92亿元,同比增长90.05%;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34.87%;基本每股收益0.5425元。

展望未来,华安证券表示,成长科技行情仍有持续空间。当前成长科技板块中,AI、机器人等方向强者恒强,市场风险偏好较高,行情尚未出现全部五大预警信号(估值百分位、最大涨幅与持续时间、高位股跳水、行业扩散与大容量票补涨、交易拥挤度),其中行业扩散和交易拥挤度尚未完全满足,表明本轮行情大概率尚未结束。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其中AI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展望未来,AI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资逻辑具体可以分为两条主线,其中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中国商报综合自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财联社、每日经济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