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罗毕/北京3月31日电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始终是非洲各国关乎民生与经济的核心命题。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湖南农业生产的春耕季节,早稻育秧进入高潮。行走在长望浏宁的大地上,橘洲君看到一派春耕人忙的景象,更有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空前、来势喜人,为全年丰收打牢了基础。今天,请跟随橘洲君一起,感受长沙田间地头的高科技。一春耕备耕,良种先行。走进隆平高科,数字化平台显示,全国杂交水稻
坐落在乌禽嶂山脉下的惠东县宝口镇,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清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的必要条件,宝口镇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全镇上下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与自然禀赋,持续做好“一村一品”布局,如佐坑村的江源大米、五一村的菌类培育等。 无人机喷洒生物肥 走进宝口镇佐坑村的惠州
4月9日,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浓溪镇新民村8组,干部群众在合力将洒水车里的水浇灌到秧母田,为水稻秧苗解渴。连日来,高温少雨天气持续,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当前正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时刻,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浓溪镇新民村、燎原村部分秧母田出现缺水干旱情况,浓溪镇党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 (记者 郑莹莹)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于北京时间4月16日23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韩斌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完成了129份普通野生稻和16份亚洲栽培稻的高精度基因组组装,绘制了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野生稻-
刘琦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伴随着机械的嗡鸣声,铺土、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一个个秧盘在传送带上整齐排列,等待后续培育……这是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正在运转。一条全自动育秧流水线4月18日,记者从成都市双流区获悉,今年双流区计划种植水稻4.4万亩。与传统育秧不同,今年不少农场引进了最新的育秧流水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