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照亮”海底,泥沙难掩其瑰丽色彩。100米、470米、1000米……直到指针指向1500米,炫彩斑斓的“深蓝宝藏”从黑暗中浮现——一艘船堆满了超10万件造型多样、纹饰精美的瓷器,一艘船堆满了百年未腐的原木。这是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6号展厅入口处还原模拟的考古场景。自2024年9月“深蓝宝藏—
4月5日,“树载千秋·同根同祖”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西安临潼,实地走访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深度探访大型文化演艺《秦俑情》演出现场,感受历史与艺术的交融碰撞。“树载千秋 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媒体团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探秘兵马俑:静观“地下军团”的千年震撼走进
4月15日,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印发通知,宣布全省于当天进入2025年汛期。当前,广东已进入强降雨、强对流多发季节。汛期来临,雷雨大风、强降水天气频发,东莞如何做好古城墙遗址安全保障工作?记者日前获悉,为应对未来强降水天气,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和莞城街道紧密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南海卫城墙遗址
今天4月22号下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考古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在广州东山柏园正式揭牌成立,开启了“AI+考古”的新时代。活动仪式现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结合自身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深厚积累,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深圳大学广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美术学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4月1日起,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智能门锁网络安全、能源互联网系统、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人造板及其制品、文物出境审核规范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将为规范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文化遗产保
近年来,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相关部门也连续出台相关文件保障古建筑保护规范化、合理化、持续化推进。但传统文物保护模式由于存在自然损毁风险高、人为破坏因素以及不当修缮等问题,为文物管理与保护带来更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如何突破传统保护模式瓶颈,探索古建筑保护新模式成为社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清明假期将至,为方便市民游客参观学习和体验,市内多家文博场馆和文化机构,假日正常开放。 太原市博物馆,清明假期正常开放,开馆时间为9时至17时,16时停止入馆。假期3天的每日上午开展不同主题活动,将历史、艺术与民俗深度融合,有讲解员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普及,还有不同类型手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