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潘昶村种植的西蓝花个大饱满。 资料图片② 蔬菜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村民正在采收菜心。 资料图片在和顺新村果蔬仓储分拣中心,村民忙着将西红柿分拣、装筐(3月25日摄)。 本报记者 梁小雨 摄当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斩获国际大奖,当灵武长枣走进一线城市,当数字溯源技术让每粒枸杞都可追溯——银川特色农产品正在
来源:环球网 近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侯集镇项店村的中良专业合作社迎来丰收季,采用简易大棚技术种植的黄瓜提前30天抢鲜上市。翠绿鲜嫩的黄瓜一经采收,便被本地的商超、农博城争相订购,产品还辐射至洛阳、襄阳等周边城市,呈现出基地直采、供不应求的热销态势。连片集中种植的黄瓜长势喜人。王宗显 摄作为豫西南知
黔江区融媒体中心 近日,记者在位于黔江区蓬东乡的犇合园肉牛养殖场了解到,该场采用散养运动模式,肉牛长势较好、品质较高。据介绍,2023年,蓬东乡招引犇合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发展500头规模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其中蓬勃社区投资场地并入股分红。2024年出栏411头,产值540余万元,现存
原标题:行法治之力 护农业“芯片”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对于种业发展尤为关键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在深耕育种的农业专家眼中,耐住寂寞、埋头育种是前提,更大的挑战,往往在于新品种“入市”后的知识产权保护:种子“套牌”“白皮袋”“真假掺混”等侵权手段
新华社内罗毕/北京3月31日电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始终是非洲各国关乎民生与经济的核心命题。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
鲁网4月15日讯 为提升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活力,近日,莒南县道口镇农业和财经服务中心聚焦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关键环节,通过政策宣导与实地调研双向发力,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政策活力。道口镇农业和财经服务中心重点梳理上级关于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等政策内容,结合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实际需求,组织工作人
来源: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四次在吉林调研、考察、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今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吉林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
近年来,民乐县积极践行国家节水行动,大力推进农业合同节水管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气候特点,统筹谋划、精准施策,重点聚焦农业灌溉条件薄弱、节水基础设施不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管理手段和水平相对落后以及节水潜力大的区域,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合同节水新模式。农田全流程托管服务合同节水管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本世纪
大众网记者 于明效 实习记者 秦伟薇 潍坊报道4月20日,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盛大开幕。本届菜博会首创全国多地联动模式——寿光市内设多个分展区,全国五大分会场同步开幕,形成“主会场+卫星展”的产业矩阵效应,进一步提升菜博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