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山东师大附小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劳动跨学课主题课程——“拔节孕穗期 成长正当时”。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同时结合小麦的生长特性,进行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课程在清晨的阳光中拉开序幕,同学们进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他们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2024年“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和课程资源推介名单。泰安市老年大学申报的《汶水银辉·智慧助老》工作案例脱颖而出,成为全省老年大学中唯一入选的国家级示范项目,标志着该校在老年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获得国家级认可。该案例将在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展示和共享。近年来,泰安市老年大学深
来源:【中国教育报】本报讯(记者 刘玉)辽宁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在全省建成30个以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到2030年,在全省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方案》聚焦课程、教学、师资、资源、评价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实施路径
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小学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框架,明确了三级指标,进行了具体化描述。4月10日,广东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发布会上,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如鹏在介绍《广东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路径时指出,在课时安排、资源开发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