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的对话!海宁——黑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推广活动启幕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浙江海宁市与四川黑水县,一个地处诗画江南,一个位于冰川彩林,两者相距约2000公里。2013年,两地确立对口支援关系,此后,海宁在高原雪域有了最亲近的“兄弟”。
5月9日晚,“冰川潮信 山海共锦”海宁——黑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推广活动在海宁开幕,通过文旅推介、非遗传承、美食对话、文创展示等多种形式,搭建起两地文化交流、产业协作、情感交融的立体化平台。

图源:海宁传媒中心
开幕式上,“浙里阿坝石榴红”海宁——黑水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两地青少年将以互动交流、手工制作、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天下午,一节跨越山海的非遗课在斜桥镇中心小学率先上演。黑水师生代表与当地师生通过文艺演出、非遗体验、学生结对,架起两地青少年共学共进的桥梁。
黑水的卡斯达温舞,海宁的皮影、剪纸,两地非遗虽特色迥异,却同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诉说着对生命、自然与信仰的深刻理解。红沙娜姆是扎窝中心校六年级的学生,她说:“制作完皮影很有成就感。我想把这件作品带回黑水,让更多同学看看。”

图源:海宁传媒中心
文化交流的路径,在此刻无比清晰。今年,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与黑水县知木林镇寄宿制小学开展了新一轮的结对。“我们计划与知木林镇寄宿制小学深化合作,共享非遗课程资源。”斜桥镇中心小学校长唐浩其表示,两校将以非遗为桥梁、以文化为纽带,让两地的孩子彼此欣赏、携手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还举行了海宁·黑水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四川嘉海公司携“黑水三绝”与创新产品惊艳亮相,演绎了一场味觉上的山海对话。而来自黑水的文创产品、民族手工艺品以及非遗产品,也吸引了众多海宁市民驻足购买、体验。

图源:海宁传媒中心
入夜后,潮富·好水好咖摊位前仍然人头攒动。“我们的‘雪山拿铁’,是为了此次活动特调的。”摊主蒋颖介绍,用黑水中蜂蜜和沙棘汁搭配达古冰川泉水制作而成的美式咖啡,甜度虽然降低,但口感更加清爽。交往、交流、交融,在两地美食中有了更具象的回答。
当晚,来自海宁和黑水两地的艺术家,还联袂献上了一场文化艺术盛宴。黑水歌手格西江以一首《你和秋天一样美》唱响高原秋色;海宁舞蹈《烟雨马桥》则以油纸伞舞出水墨江南的朦胧诗意。全场观众共跳锅庄舞《黑水,我可爱的家乡》,将演出推向情感高潮。
2000公里风与雪,12年间云和月。结对以来,海宁实施对口支援项目40个,实施产业项目17个,其中牦牛绒二期项目,预计年产牦牛绒超500吨,增加就业岗位100余个;围绕农文旅融合、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双方形成了一批富有辨识度的合作成果,黑水的时令水果、肉制品、牛奶饮品等农副产品摆上海宁人的餐桌,双方产业合作更加精准;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双方共同发力,统筹好各类资源,在“双向奔赴”中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山海无涯,奔赴不止。下一步,海宁与黑水将着力把“山”的特色与“海”的优势结合起来,在区域双向互动发展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海宁将始终坚持“黑水所需、海宁所能”的原则,不折不扣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在产业发展、文旅合作等各方面共同发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