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笔墨饱蘸家国情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6:13: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往来千载一悲鸿:徐悲鸿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展”现场。图片来自:广东美术馆

奔马(中国画)徐悲鸿作

九方皋(中国画)徐悲鸿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厅外墙上,巨型花岗岩浮雕引人注目:几名高大健硕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挥向土地。画面张力十足,人物顶天立地,神态各异,身体肌肉线条夸张,似有磅礴之力、雷霆之势。这件长36米、高12米的浮雕名为“愚公移山”,是以艺术巨匠徐悲鸿的代表作《愚公移山》为蓝本而作。

今年是徐悲鸿诞辰130周年。由广东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共同主办的“往来千载一悲鸿:徐悲鸿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展”日前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展出。包括《愚公移山》《九方皋》在内的70余件佳作亮相。

徐悲鸿是在国家危难与社会动荡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将“生于忧患”这一理念内化为艺术革新动力,其作品展现了逆境激发的变革与自我超越,传递出深切的现实关怀和家国情怀。

艺术再现传统故事

返回中国古代典籍,将传统故事转换为艺术形象,是徐悲鸿尝试的一条复兴中华民族精神之路。

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取材于中国神话传说,也是其艺术生涯的杰出代表作。这幅画作在创作上突破传统理念,以人体为主要描写对象,充分展示了劳动中的人物大角度的屈伸、肌肉运动之美,歌颂了人的伟大力量。

1939年至1941年,徐悲鸿辗转南洋、印度等地举办画展,并将卖画所得款项全部寄回祖国支援抗战。1939年11月,他应印度诗人泰戈尔之邀,从新加坡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在印度期间,徐悲鸿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就包括《愚公移山》。彼时正值抗战艰苦时期,徐悲鸿得知中华儿女夜以继日、用血肉筑成了“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后,深受感动,借愚公移山的故事,表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寇的决心和信心。

1940年4月,徐悲鸿在致友人信中说:“一月以来将积蕴二十年之《愚公移山》草成,可当得起一伟大之图。”可见,创作《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心间盘桓20年之久的愿望。早在欧洲求学期间,徐悲鸿看到那些深沉宏大的西方历史故事油画时,就萌生了为本民族历史故事绘写巨制的宏大理想。

徐悲鸿的大幅中国画《九方皋》取材于春秋战国时期九方皋相马的故事。徐悲鸿笔下的马往往不带缰绳、自由奔放,而在这张作品中,骏马被拴在了缰绳上。对此,徐悲鸿解释说:“马也如人,愿为知己者所用,不愿为昏庸者所制”。画家以马喻人,表明有才之士希望能得到伯乐赏识,找到用武之地,间接反映了徐悲鸿归国后的心境。

此外,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士》《徯我后》等作品也取材于中国传统故事。通过这些主题创作,徐悲鸿将西方历史画叙事传统与中国士人精神传统对接,构建起兼具现代国家意识与传统伦理价值的表达范式。这种艺术表达突破了文人画的传统,在艺术社会功能层面实现了创造性转化。

寄情思于笔下生灵

在救亡图存的抗战时期,徐悲鸿不仅创作了寓意深远的主题作品,还托物言志,将家国情怀寄于笔下万物生灵,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写照。

在这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狮吼》《奴隶与狮》《狮子》等多幅以狮子为描摹对象的速写。徐悲鸿喜欢画狮子,他曾在一幅雄狮图上题诗:“平生好写狮,爱其性和易。亦曾观憨笑,亦曾亲芳泽。亦曾闻怨啼,亦曾观舞跃……”据说在欧洲留学期间,只要天气晴好,他就会去动物园对着狮子写生。

纵观徐悲鸿艺术生涯,他对狮子的描绘从未停止。随着祖国情势、个人情感的变化,狮子这一艺术形象逐渐由浪漫主义描绘转为现实主义刻画,由个人情感升华成对家国情怀的寄寓。徐悲鸿1922年创作的《狮吼》,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1934年的《雄狮图》上题写“新生命活跃起来”,激励民众团结抗战;1938年的《负伤之狮》表达了时代的苦难,也展现出民族的坚韧与不屈;1942年的《会师东京》鼓舞军民抗战信心,表明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画笔下的狮,成为徐悲鸿寄托家国情怀的典型形象之一。

徐悲鸿笔下广为人知的马,也传递了画家的情思。1941年秋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身在马来西亚的徐悲鸿十分关注国内战况,创作画作《奔马》。画面上的骏马由远及近,腾空而起,昂首奋蹄,鬃毛飞扬,意气风发,象征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勇气。画上右侧有题跋:“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长沙会战,忧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结果也,企予望之,悲鸿时客槟城”,抒发了画家的忧思之情。

无论是“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的战马,还是觉醒的雄狮侧目睥睨,抑或鹰击长空、展翅翱翔……徐悲鸿笔下的生灵不仅是艺术家人格气质与创作激情的熔铸,也是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写照。

笔墨当随时代。如何在创作中融入时代性、体现民族性,仍然是当下美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徐悲鸿与民族同步、与时代共鸣的创作理念,对今天的美术工作者依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本报记者 赖 睿)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5月08日第12版)